024-66687779 看墓专车,上门接送(免费),自驾预约报油费
  • 全国
  • 北京

  • 辽宁
  • 沈阳
  • 抚顺
  • 大连
  • 铁岭
  • 本溪
  • 鞍山
  • 锦州
  • 朝阳
  • 阜新
  • 葫芦岛
  • 辽阳
  • 盘锦
  • 营口
  • 丹东

  • 吉林
  • 长春
  • 吉林市

  • 河北
  • 秦皇岛

  • 湖北
  • 宜昌
  • 全国 [切换]      选墓咨询电话 024-66687779 / 024-66688236

    首页 > 墓园资讯 > 牛河梁积石冢规模之大,堪称中国最早的王陵。

    牛河梁积石冢规模之大,堪称中国最早的王陵。
    2025-02-25 14:05:36

    牛河梁积石冢规模之大,堪称中国最早的王陵。目前牛河梁遗址群有编号的16个地点中,有14个地点都是积石冢,已经发掘的有: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和第十六地点。



    积石冢的营造过程大致是,先平整山头并垫土,然后确定并砌筑冢的四周圹界。圹界内筑墓,较大的墓下挖较深的墓圹,圹底砌筑石棺。小墓则直接砌石棺。在墓葬达到一定规模后,特别是主要墓葬安置后,在墓群顶部先封土,再积石。所用石料主要为白色的硅质石灰岩。并由外向内层层起台阶,一般为三层台阶。顺石台阶成排立置无底筒形陶器,初步形成冢的规模。

    牛河梁积石冢都置于山岗顶部。山岗的海拔高度550—650米。每个山岗上的积石冢数量有所不同。有的一岗一冢,如牛河梁第三地点;有的一岗双冢如牛河梁第五地点,有的一岗多冢,如牛河梁第二地点。
    第二地点为东西一线铺开的6个建筑单元,其具体布局为:祭坛居中,西侧依次排列两座积石冢,远端为一号冢,近端为二号冢;东侧也依次排列两座积石冢,远端为五号冢,近端为四号冢。祭坛北侧为六号冢。

    一号冢,位于二号地点墓地的最西端。该冢第一层石台阶只保存了东北两边,北边存长26.8米,东边存长19.5米。北与东两边相交处的东北角保存最好,冢为正南北方向,呈规则的长方形。从北边砌石可知,该冢界由外向内层层高起,起三层台阶,第二、三层台阶内侧各排列彩陶筒形器群。冢内共发掘27座墓。在冢的东西中轴线上有两座并列的大型墓,墓壁南侧为台阶式。此东西轴线以南为中小石棺墓群25座,东西排列,头尾相接,共4排。第4排以南还见零散墓葬分布,似有继续向南延伸的趋势。随葬玉器较多的墓葬有4号、21号墓。
    第4号墓,是一座较完整的石棺墓。墓口长1.98米,宽0.40.5米,墓顶以石块封堆,下搭有石盖板,棺壁为石板立置。墓主人头向东,仰身直肢。随葬3件玉器,头下枕一斜口筒形玉器(亦称马蹄形玉箍),胸部置2件玉猪龙,两相背对。
    第21号墓,这是一座规模较大,随葬玉器较多的土圹墓。存深1.12米,穴底筑石棺,四壁为平铺的石灰岩石板,共砌六层,无顶盖和底板。石棺口长2.1米,头宽0.48米,尾较窄,内葬1人,头向西。随葬玉器20件,是目前发现的随葬玉器最多的墓,计有斜口筒形器1件、兽面玉牌饰1件、勾云形玉佩1件、玉龟壳1件、琮式玉珠1件、管形器1件、双联玉璧2件、玉璧12件。其中斜口筒形器在头顶上方,玉龟壳在胸部右侧,琮式玉珠在腹部,兽面玉牌饰在腹部中央,右手腕套一玉镯,玉璧置于上臂部左右两侧和下腿部。



    此外还有部分二次葬墓,有单人二次葬墓和多人二次墓葬。如第7号墓为多人二次葬墓,内葬3人,三堆人骨各置一角,并有规律的成束东西顺放,并在人骨上各置有玉璧或玉镯。


    二号冢位于祭坛西侧,相距2米,近正方形,方向正南北。与一号冢并行排列,东距一号冢仅3.3米。该冢第一层石砌台阶的东西边保存较好,分别长18.7米和15.8米。北界只保存东段,长17.5米,砌石台阶高度依山坡由北向南的斜度为一层到四层不等,南侧最高处为0.89米。冢的正中部位置一座石椁石棺中心大墓。此大墓以南还有规模较小的墓。大墓南侧发现的石棺墓共3座。其中一座有土圹,墓壁一侧起两层台阶,石棺较小,随葬玉镯1件,其中两座均为无随葬品的一般墓。


    四号冢,位于祭坛东侧,平面呈前方后圆形,南北长36米,东西宽20米,内有多冢。此冢分为上层积石冢和下层积石冢。上层积石冢位置偏于冢的北半部。冢界为东西两冢相套的形状。东侧一冢为圆形,起三层台阶,西侧一冢则多变化。东西两冢界在中部相交,西侧冢界压叠于东侧冢界,冢内未发现中心大墓和较大型墓,只在顶部发现以碎石垒砌的小墓。


    下层积石冢位于冢的南部。冢界以内遍铺碎石,其间分布有墓葬,墓内有南北方向的土坑,墓外有砌石和堆石,最外排列一圈无底筒形陶器。土坑墓穴内有以立置的石板为墓壁,随葬品有玉器或陶器,数量甚少。


    五号冢,位于四号冢东北一侧,相距约0.5米。此冢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米,中部砌出一东西向石墙,将冢分为南北两部分,使整个冢呈“日”字形。在冢的南半部发现了人骨,但尚未发现有明确的墓葬。


    六号冢位于祭坛北侧,因早期被干扰,只发现一座小墓,无随葬品。


    第三地点位于牛河梁第四道梁的山岗上,与第二地点相距200米,海拔高度为641.3米。只一冢,平面圆形,直径17米,周围砌石多已不存。冢的中心部位置一土圹石棺墓,东西长2.9米,南北宽1.35~1.85米。其他墓排列在冢的南侧,共8座。围绕冢界有一道环壕。环壕现存2米左右,深度在1米左右,直径为18米,沟全部凿入风化基岩,沟底有散落的积石冢石块,泥质红陶筒形器片等。出土玉器的墓为3号墓、9号墓和中心墓。


    第五地点与第三地点同处一座山梁上,在第三地点以西882米,海拔高度618.4米。有东西两冢,冢间有一石砌方坛。冢界外发现了围绕冢体的环壕残段,直径达38米。已发掘的东侧一冢总范围直径20米以上,有三层圆形石阶,最内一层积石层层叠起。该冢中心部位置一座大墓。




    第十六地点位于牛河梁遗址最西端的西山梁南部的梁顶,  即“凌源市三官甸子城子山遗址”,海拔高度为556米,积石冢被一夏家店下层文化城堡所叠压,冢的上部多被扰乱。该冢中心部位置一大墓。其他墓分布于中心大墓的南部。


    牛河梁积石冢内设有中心大墓。这是红山文化积石冢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目前已发掘的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第三地点、第五地点和第十六地点都有中心大墓。中心大墓位于冢的中央部位,有宽而深的墓穴。有的墓穴为达到一定深度而不惜开凿风化基岩,有的并起台阶。有大型石棺,以多层石板平砌,石棺内壁平齐。有随葬玉器,玉器数量多、种类全、选料精、工艺讲究。


    牛河梁第二地点中心大墓,位于第二号冢内的正中部位,有土圹,深不过1米,内筑大型石棺,长2.21米,宽0.85米,墓壁为石板平铺。石棺以上并砌石台阶。石台阶从四壁筑起,共3层。第三层石台阶已高出墓口和地面,高出地面的砌石部分做出一石椁式方台。方台每边长3.6米,高出墓口0.65米。可惜此墓早期被严重扰动,未见完整人骨和任何随葬品。


    牛河粱第三地点中心大墓,位于冢的中心部位,是一土圹石棺墓,东西长2.9米,南北宽1.35~1.85米,深0.9米。石棺以石块平砌,长1.8米,宽1.5米,墓底未铺石。内葬单人,仰身直肢,男性,头向西北。随葬玉器3件:头下枕一马蹄状玉器,胸部置一玉琮形器,右腕戴一玉镯。


    牛河梁第五地点中心大墓,位于东侧第1号冢的中心部位偏西一侧,方向119°,有大型土圹,墓口长3.8米,宽3.1米,深 2.25米,墓穴大部分已凿入风化基岩。墓壁起台阶,南北两侧起三层台阶,东西两侧起两层台阶。有大型石棺,  以长条形石板平砌,每边约6—7层,前后挡板并以整块石板立砌。棺内壁长1.98米,宽0.55米,无底板,有顶盖,为大块石板叠搭而成,盖板以上并有封石。单人仰身直肢葬,为老年男性,头向东。随葬玉器7件,勾云形玉佩、箍形玉、玉镯各1件,玉璧和玉龟各一对。勾云形玉佩置于右胸部,为竖直,背面朝上,下压一箍形玉,右腕上套一玉镯,头部两侧各置一大型玉璧,两手各握一玉龟。


    牛河梁第十六地点中心大墓,位于冢的中心部位。凿山为石穴,长3.9米,宽3.1米,深近5米。三面竖直而下,一面有斜坡。有大型石棺,以长条石板砌成。每边约10多层,棺内壁长约 2米,宽约1米,有顶盖,为大块石板叠搭而成,盖板中央部位有一用小石板砌的竖井,高约1米。盖板上封土积石,最上层用风化基岩覆盖。不仔细观察难以发现。单人直肢葬,随葬玉器6件。头下枕一板状玉凤,左胯下一玉人,右腕套一玉镯,胸部置一玉箍,绿松石坠一副2件。这是牛河梁已知规模最大,营造最难,结构最独特的大型墓葬。


    牛河梁积石冢的中心大墓具有唯一性,即有冢群的山冈上,不管有几个冢,只有一个冢设置中心大墓。如牛河梁第二号地点共5个冢,但只在第二号冢设有中心墓。第五号地点有东、西两个冢,也只在第一号冢内设中心大墓,这样看来,在有冢群的山冈上,冢与冢之间也有主次之分,设置中心大墓的冢应是主冢。


    牛河梁积石冢一冢多墓,有中心大墓的主冢和没有中心大墓的冢内都有多个墓葬。这些墓葬都以石板和石块砌筑石棺,较大的墓有土圹,墓底筑有大型石棺。小墓无明显土圹,但也有石棺。大墓有随葬玉器,小墓没有玉器随葬。如牛河梁第二地点1号冢已发掘墓葬27座,东西中轴线上对称排列两座大墓,中轴线以南有4排石棺墓计25座。两座大墓都有土圹,墓口近方形,长宽各在3~4米之间,墓深约2米,墓穴的大部分已凿入风化基岩层。墓的南壁起三层台阶,东、西、北壁则陡直。紧贴北壁下方筑石棺。用十多层石板其余垒砌,十分齐整。随葬玉器分别为5件和6件。



    牛河梁积石冢墓上封土积石形成土石状丘顶。一般情况是墓地的主体部分埋葬完结后,即在墓上封土,土上积石,从而形成地上建筑,冢顶积石以石块堆砌。冢的周边选用边缘加工的平齐石料砌筑石墙。石墙采用“错缝法”砌筑,一般起三层,上口平齐。如果是坡地则就坡而筑,石墙层数也有差别,但都保持上口平齐。积石冢形状基本为方形、圆形两类。


    牛河梁积石冢上竖置成排无底筒形陶器。这种筒形陶器都为泥质红陶,壁厚,多在口下饰弦纹,腹部绘黑彩,也有半面彩绘的做法。它的最大特点是皆无底部。规格较大,一般为成排地竖置于冢的石砌台阶外侧。


    牛河梁积石冢唯玉为葬。积石冢内的墓葬随葬品,陶器甚少,多数为玉器。目前在已发掘的属于上层积石冢的54座墓中,有随葬品的墓27座,其中有玉器随葬的墓26座,占有随葬品墓95%以上,而且中心大墓和其他较大型墓都只葬玉器,表明只葬玉器已是牛河梁积石冢埋葬的一种特定制度。


    牛河梁遗址所有的积石冢群中都发现了中心大墓、大墓、中小墓和附属墓,随葬玉器也是中心大墓、大墓数量多、种类多、档次高,墓的位置也有区别,一般中心大墓在冢的中心位置,靠北侧,向南侧依次为大墓、中小墓等。这种墓葬的位置排列,随葬品的多寡,墓室的大小等,充分显示出墓主人的身份差别和等级差别。中心大墓的主人级别最高,其他的墓主人都在他的统治之下。可见他是“一人独尊”的王者。他的陵墓就成了“王陵”,因此,牛河梁积石冢就是中国最早的王陵。

    殡葬资讯精选

    清明时节,春意渐浓,沈阳各大墓园迎来春季选购黄金期,此时布局安息之地不仅顺应自然规律,更能享受多重优势,为家族传承与生态和谐奠定基础。 春季选购沈阳墓园主要有三大优势:价格与选择的双重利好、自然环境与生态价值的完美结合以及更贴心的人文服务与规划。……
    2025年3月25日,沈阳市红十字会在沈阳市菩遥山墓园遗体捐献纪念广场举办“生命·希望”为主题的清明缅怀纪念活动。 沈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会长贺燕,党组成员、副会长孟丽君,法库县政协主席王大为,捐献者家属代表,沈阳市红十字会、法库县红十字会……
    在沈阳棋盘山风景区的腹地,沈阳纪念林墓园以“案山如屏锁财脉,松柏常青引生气”的风水格局,成为市民热议的殡葬新选择,其生态葬理念与营销策略更引发广泛关注。 墓园背靠绵延山峦,前临碧波荡漾的秀水,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藏风聚气”的理想布局。山峦如屏障般环绕,被视为锁住财脉的象……
    2025年清明节即将来临,如何在遵循传统习俗的同时确保祭扫安全有序?本文为您梳理墓园祭扫的三大注意事项,助您文明追思、平安出行。 一、时间选择:避开高峰,安全第一 清明祭扫人流量大,为避免拥堵和意外,建议错峰出行。提前查询当地墓园开放时间和人流预测,尽量避开高峰时段,例如清明节当天及前……
    当火化炉内温度骤升时,遗体因肌肉组织脱水收缩或体内气体释放产生“动作”,这种看似骇人的现象实则有着严谨的科学解释。不少人将其与灵异事件联系起来,但殡葬师们深知,这不过是生命消逝后,肉体在高温作用下产生的自然反应。 首先,肌肉组织的脱水收缩是导致遗体“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体肌肉含有大量水分,在火化……
    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渴望一份安宁与尊严。如何让逝者得以安息,让生者得以慰藉,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辽沈地区,一座名为大河贝的墓园,正以其独特的理念和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用30%的价格,实现100%的尊严。 大河贝墓园,坐拥“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太师椅格局,背靠青山,怀抱柴河水……

    本地墓园站点大全

    24小时电话: 024-66687779, 66688236 看墓专车,上门接送(免费),自驾预约报油费 办公时间:8:00—17:0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兴锐大厦6楼603
    战略合作、商务洽谈请发邮件 578610991@qq.com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
    公益性墓园:由政府或集体组织出资建设,属于非营利性公共设施,旨在满足本地居民的基本殡葬需求。通常仅限本地户籍居民使用,需提供身份证明和死亡证明。
    经营性墓园:由企业投资运营,以盈利为目的,提供多元化的殡葬服务和墓地产品。面向社会开放,无户籍限制。
    公益性墓园适合预算有限且符合户籍要求的家庭,而经营性墓园则适合对墓地环境、设计、维护有较高要求或需要个性化服务的家庭。选择时应结合家庭需求、经济能力及政策条件综合考量。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摆渡人(沈阳)殡葬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20002013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