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人员乙:因为我的交通很方便,102国道边上。
命名为“盘龙福地”的一处公墓,它的服务中心位于102国道边的铁岭县红光村村口,旁边就是村委会所在地,距离沈阳市区一小时车程。宣传资料显示一处墓穴的优惠价是7800元起,销售人员介绍,价位从一两万到四五万都有,客户中很少有本村人:
记者:他们有自己在这里买墓的吗?
销售人员乙:也有买的,但是比较少,因为老百姓人家有的是地。
红光村的几位村民告诉记者:
记者:现在本村的村民如果有去世的,葬在什么地方?
村民:葬在别的地方。
记者:其实是不需要葬在这个公墓的?
村民:俺们根本买不起他那个东西。俺能买得起吗?名目是公益性给俺村民预备的,到哪去了?跟他注册的“公益性”根本就不是一个事儿。
从村口前往公墓的途中,可以看到路边有村民家门前亮出醒目的告示,强调公益性公墓不能对外经营殡葬业务,且村民对兴建公墓有争议,提醒购买者谨慎。销售人员解释说,为了减少对村民的影响,已经禁止沿途抛撒纸钱,并向部分路边的村民支付补偿:
销售人员乙:其中给过几家村民每家8000元,然后现在每家再开口就要8000。如果说你要是跟我们签个合同,这些我经过的每家8000块钱,你要同意就是一次性解决也可以,但他是不同意的,给完8000之后他还会要另一个8000。
但住在路边的村民于先生表示,没有拿到过补偿:
于先生:百分之百保证没有得到钱。俺们去要过补偿,但是不给。说是给你村里办公益、办好事,不能给你们补偿。
村民提供的村会议记录显示,2020年,红光村“为有效使用荒山、荒坡,申请建设公益性公墓”,委托投资方经营,红光村收取公益性管理费50年,50万元。受访的多位村民提出,“盘龙福地”以“公益性”的名义,征用村集体土地,砍伐树木建设公墓,但违规超范围销售,且村民没有收益,认为这并不合理:
村民:他用的地、砍的树,都是群众的老百姓的……
村民表示,他们曾经向主管部门反映当地以建设公益性公墓以及树木有病害为名砍伐上万棵树。铁岭县林业局2023年10月答复称,经现场调查核实,采伐的松科植物定点存放,无非法运输情况,政府派专人监管,将集中粉碎处理。“盘龙福地”的销售人员表示,砍树手续齐全:
销售人员乙:你没看见院里头?停车场那边堆的都是我们去年伐的树,老多了。如果说想回归自然,我这绝对是首选,全都是原生态的,所有都就山势建的,除了把树伐了,别的啥都没动。
记者:现在要砍树可不是轻易说砍就砍吧?
销售人员丙:咱这是有证的,手续都是齐全的。
铁岭市自然资源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该局森林资源科2021年对包括盘龙福地在内的8个公墓做出了使用林地的审查意见,根据项目名称和公开资料,其中至少7个是公益性公墓。记者注意到,虽然位于铁岭,但一些公益性公墓以“沈阳”开头的名称作宣传,并在沈阳市区设立销售点。记者以咨询的名义向铁岭县殡葬管理所提供其中两处公墓的名称“盘龙福地”和“森林纪念园”,工作人员答复,它们都不能在铁岭县以外销售:
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不可以。他们是公益性公墓,森林(纪念园)是针对整个铁岭县的,它是县级的。盘龙福地好像是乡镇级的,只是针对本乡镇和及相邻乡镇。
记者:沈阳的人能买吗?
殡葬管理所工作人员:不能。
但在铁岭的多个公益性公墓,销售人员都表示,上述限制并没有落实:
销售人员甲:南方管得严,北方根本不管这个。
记者:买了也就买了?
销售人员甲:对,这上头95%都是沈阳人。
销售人员丁:一会你看客户的车牌,全是辽A。
一家公益性公墓的销售人员宣称,这里与经营性公墓的主要区别在于价格,“公益性”体现在对村民让利优惠:
销售人员丁:其实说白了就是不让高价卖。这个位置相比较的话,我卖到六七万应该都是不费劲的,但是我现在才3万多4万。咱们都是拿出单独一片区域是给当地百姓做福利的。像村民买有几千块钱的,但是碑没有这个大,说实话,他不来,但是咱也得有。
“盘龙福地”的销售人员表示,他们面向沈阳等地客户销售,没有遇到过障碍,足以说明自己“没问题”。
销售人员乙:可以证明这一点,我们墓园所有手续都是全的,就是我们这么大个单位了,哪都能管我们,自然资源局、民政局……如果有问题的话,这墓园早就关门了。
违反《殡葬管理条例》的做法,在铁岭为什么成了“没问题”?当地殡葬管理部门明知公益性公墓的服务范围限制,为什么超范围销售还大量存在?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